“植”此青绿 绘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
春风吐绿,草木蔓发。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在植树现场,从植树造林的意义、与树有关的乡愁,到绿色发展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句话”饱含深意、直抵人心,道出了植树的真谛。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青山点墨,为碧水续弦,为一地万民谋福,为一方山水立心,“植”此青绿,执春秋之笔绘出美丽中国的新画卷。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植树造林”意义重大光荣。叶长千年茂,根扎大地深。今年植树现场,习近平总书记说道,“这是我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第十一次参加植树活动,算上到中央工作以来参加的次数,已经十六次了。”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至”连续十一年亲自种树、身先垂范,感召着亿万国人投身植树造林事业,创造出世界绿色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1.63%增至24.02%,中国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为地球绿化,改善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深入华夏大地,绿色成为了美丽中国的鲜丽底色。植树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场的中小学生说,等你们也成了父母辈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女子孙继续植树,一代一代做下去,美丽中国就是这么建设出来的。种树现场,就是最好的课堂。植树造林意义重大光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大业,生态文明的绚丽之花在全社会绽放,让植树造林成为新风尚。
绿树绕城、自然和谐,“树连乡愁”彰显命运与共。“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树是乡愁的地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由一棵古槐做起,将古城所有古木、古槐、古松、古柏、古藤登记造册、系统保护,守住了正定的古树,留住了浓浓的乡愁。从黄土高原走来的他深知人民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浓厚情谊;从梁家河起,他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到浙江“两山”论的提出,思想内涵一脉相承……时光流淌,树有年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今年植树现场,习近平总书记既谈由树引发的“乡愁”,也为北京植树“支招”,一次次生动的实践让城市增绿添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成为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绿色发展的故事,正在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动演绎。
点绿成金、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汇集全民之力。“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植树造林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惠及的是人民,依靠的也是人民。无论是曾经风沙肆虐的库布其沙漠,如今已变成连片绿洲,还是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变为百万亩人工林海。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三北精神……一道道阻断风沙的“屏障”屹立成一座座令人感佩的精神“丰碑”。今年植树活动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创新组织方式、丰富尽责形式,为广大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便利,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坚持绿色发展,全民行动,美丽中国的新画卷在华夏大地渐次铺展,熠熠闪耀出金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