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 | 插向黑恶犯罪的“尖刀”——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七
发布时间:2021-08-20 来源:
初见孙冀,实在不能将他与扫黑刑警联系起来——
中等个头、脸庞黝黑,右眼皮因为面部神经受损耷拉下来,视野限于“一线”之间;患有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弥漫性中重度狭窄等多种疾病,没走多远就喘得厉害。
然而,他的履历上却清晰写着:坚守扫黑除恶一线近20年,团结带领广大战友,打掉百余个黑恶团伙,致使千余名黑恶分子认罪伏法,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新长征突击手、天津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基层民警”…… 2021年6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强烈反差之下,让人不禁追问,这把插向黑恶犯罪的“尖刀”是如何炼成的?
忠诚——
“为了荣誉和正义而战”
“没做过刑警,从警人生是不完美的。”1995年,从警校毕业的孙冀虽然穿上了警服,却不甘于当一名防暴警察。他报名参加了天津市公安局刑侦处的内部遴选。
一位老刑警告诉他:“干这行危险不说,还没日没夜的,会影响结婚生子的。你才二十多岁,要想清楚。”
孙冀却念头笃定:“做刑警是我的向往和追求,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觉得是为了荣誉和正义而战。”
刑侦处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年365天,都是横戈马上行,忙的时候擦黑来、摸黑走,一个月也见不到太阳。但也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有人当选十六大党代表,有人获得全国英雄模范称号,有人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有人一辈子默默无闻扎根一线……
加入这样的队伍中,孙冀如鱼得水。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每有险重任务,总是队长、探长打头阵,党员突击小分队冲锋在前。在解救人质现场,明知犯罪嫌疑人手里有枪,党员民警也是争先恐后。他亲耳听到这样的对话:“我有儿子有后了,不怕牺牲,我去吧!”“我还年轻,让我先上。”
“成为一名党员,我就更有资格冲锋在前。”抱着这样的念头,孙冀申请加入党组织,在2002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佩戴上崭新的党员徽章,孙冀也从跟着别人干的普通民警,成长为带着别人干的民警探长。他常跟队友们说一句话:“忠诚从来都没有高居云端,它就在尽责的岗位上,保持冲劲、韧劲、实劲,这是一颗炽烈的共产党员之心。”
从2003年开始,中央决定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安部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成立打黑除恶专业队伍。天津市公安局新成立刑侦二支队三大队,专门负责打黑除恶工作,孙冀成为天津市最早一批扫黑刑警。
取证、审讯、阅卷……从此,三大队有了一名刑侦“痴”,孙冀的日常,不是在办案,就是在办案的路上。2008年,天津市公安刑侦局成立专案组侦办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专案,孙冀担任专案组内勤。这次办案,历时整整一个半月。孙冀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超负荷工作,让他的眼睛不停流泪。等案件成功侦破,他却拿到了“面部神经瘫痪”的诊断。
忠诚、挚爱成为不言放弃的注脚。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孙冀扛起侦办“1204”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的重任,这是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重案要案。从成立专案组那天起,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都在翻阅厚厚的卷宗,不仅要把握案件侦办的流程、步骤,还承担着梳理线索、指导取证、固定证据、抓捕审讯等各项工作。
3年中,他带领专案组民警,一举打掉颜某、阎某两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杜某恶势力犯罪集团,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44名,彻底为天津百姓扫除了为恶多年的毒瘤。一位被黑恶势力逼迫签下7.2亿元虚假借款合同、背负巨额债务的企业主流着泪说:“原来我以为自己这辈子完了,现在我知道了,这天还是共产党的天,人民警察就是老百姓的靠山。”
信任背后是如山的重托,重托之下唯有勇毅前行。“咱们中国老百姓常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谁来维护他们坚信的真理呢,我想应该是我们,我们要当好那编织法网的人。”孙冀说。
专注——
“将追问‘为什么’穷尽到底”
“好动、善谈,有一股子冲劲,做事粗中有细,很适合干刑侦工作。”刑侦总队二支队政委辛军这样评价孙冀。
作为一名刑侦老兵,辛军毫不讳言黑恶案件查处的难度:“就像是解一道数学题,我们知道答案,要反推过程,线索通常要追溯到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复杂的案情、善于伪装的嫌疑人、害怕报复不敢开口的老百姓,都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其他的刑侦工作有忙有歇,像一条曲线,而扫黑工作则是一条直线,扫黑刑警就是在直线上与时间赛跑的人。
想要跑赢时间,首先要跑赢自己。2006年,孙冀受命侦办天津市第一起涉黑案件。因为没有任何判例和司法解释可循,要准确界定种种罪行,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罪犯,就需要海量的调查取证工作。
残害群众,性质怎么界定?到达什么程度才算是残害?较为稳定的团伙,怎么理解?表现有哪些?非法控制,笼统的概念如何细化为具体的罪行?孙冀像一根钉子,扎进上千份证据材料中,逐字逐句与法律条文对照,逐个分析涉案人员的具体情况,列出详细的审讯、问询提纲,并在实战中不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证据样本,为案件侦破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
经过一年多的苦战,天津市第一起涉黑案件成功告破,孙冀经手制作的全部法律文书受到检察院、法院的高度评价。那份被称为“里程碑”式的证据样本至今仍被基层民警借鉴应用。
有人来取经,问“你是如何把审讯、问询做到这么细的?”孙冀的回答通常让问话人摸不着头脑,“只要加个‘为什么’还是句人话,就接着追问。”看似粗糙的一句话如何理解,孙冀笑着解释:“比如说,人家说自己是个男的,你要问‘为什么是男的’,这就不是人话,人家说那天我开车出去的,你就要警觉‘为什么开车去,而不是骑车去?’。”
最是细枝末节处,最容易发现破绽。不厌其烦的追问,让众多犯罪嫌疑人露出了马脚。2006年,陈某涉黑案,孙冀从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娘那里拿到关键证据;2008年,宝坻区涉黑的王某,抗拒审查,孙冀找准王某心理的薄弱环节,步步为营,拿下口供;2014年海上寻衅滋事案,孙冀从渔船上的雷达着手,找到被害船只的小绿点,查明犯罪嫌疑人所乘坐的两条船的轨迹……
为了尽快打掉黑恶团伙,孙冀的工作不分昼夜。证人怕被人看见,他们就晚上去;证人怕家里不安全,他们就订在宾馆与证人见面;证人心存疑虑,孙冀就反复讲法律、讲政策,讲党中央扫黑除恶的决心;面对一些特别复杂的案件,有的同事对能否侦破产生疑虑,而孙冀的回答斩钉截铁:“共产党的天下,我就不信这些黑恶势力能一手遮天!”
用执着坚定信念,用专注成就专业。十几年来,扫黑除恶的队伍中,“孙队”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孙冀经手整理汇总了万余份材料,涉案成员数不清的案卷直至终审,无一退回补充侦查。
忘我——
“只要还能站着,就要冲在一线”
对待工作不厌其烦,对待生活却见不得一丁点麻烦。
身为独子的他没有时间照顾年迈的父母,父子关系一度降到“冰点”;也没有时间陪伴怀孕的妻子去做产检,仅有一次,妻子打来电话说要抽血检查,孙冀问自己是不是必须去,妻子笑道:“要不是必须抽你的血,我就替你去了。”
他忙到没见过女儿的班主任;不知道自己买的房子是商贷还是组合贷;难得带妻女出去旅游,看到有人排队,就要打“退堂鼓”。“回到生活中,你就像个傻子一样。”经常被妻子埋怨的他,也让妻子无比放心。“她知道我除了家、单位、办案现场,不会去其他地方。一个月花的钱不到300块,其余的全部上交。”孙冀说。
超负荷的工作、不规律的生活,让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面部神经瘫痪,嘴歪得吃饭时要用手托着下巴咀嚼,右眼几乎睁不开;血压也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临时性记忆丧失,两次晕倒在办公室里。第二次晕倒后被同事送进医院,被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弥漫性中重度狭窄”,医生说如果不注意休息就有生命危险。
同事吴广君记得,有一次开会,孙冀坐在他前面。开着开着,孙冀回过头问他:“我怎么觉得周围的世界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呢?”等意识稳定,他又继续开会。
同事们开玩笑劝他:“脸不要了,命得要啊!”可是,他还是像陀螺一样,一刻不停止旋转。有几次,组织让他外出治疗,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因为我负责着全部专案材料,其他人短时间内很难熟悉,一旦离开就会影响案件进展。”就连晕倒被送医后,他依然每天用电话与专案组联系。
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表彰之后,孙冀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七一勋章”颁授现场,身患二十多种疾病的张桂梅,誓言“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站在讲坛上”,坐在台下的孙冀说,听到这句话时,他鼓掌鼓得手都快肿了,“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回来后,他向刑侦总队党委表态:只要还能站着,就要冲在一线。
考虑到孙冀的身体状况,在组织的强力坚持下,孙冀被调整到涉枪涉爆案件侦破工作岗位上,担任七支队副支队长,成为一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可他却说自己不太会当领导:“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刑侦民警,天职就是破案,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我只想扎到案件一线干工作。”
从警二十年,孙冀清晰记得年轻时候的梦想:成为像队长赵年伏那样的优秀人民警察。“如果一个案件,因为我的疏忽或无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让无辜群众蒙受冤屈,那我也就犯了罪。”
他顿了顿,又说:“是不可饶恕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