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康定市委组织部

杨琦:从“零”出发 脱贫奔康的脚步更加稳健

发布时间:2020-11-27 来源:

1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情况,指出经过各方合力攻坚,中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取得决定性成效。与此同时,一幅以“这个圆,是咱中国人一点一点拼出来的”为主题,记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征程中的心路历程,展示全国从832个贫困县到全部“清零”的图片被各大媒体全网转载,在国人的朋友圈中广泛传播,着实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然而,在脱贫攻坚即将决胜收官的关键阶段和紧要关头,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沾沾自喜,必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重要指示,始终把稳定脱贫、长效脱贫作为工作重点,增添“清零”成色,继续从“零”出发,带领广大群众在全面奔康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清零”不归零,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消除贫困是历史性、世界性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作出消除绝对贫困的庄严承诺,发出向贫困宣战的号令,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全社会艰苦奋战,2019年底实现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今年全国贫困县实现全部“清零”,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减贫奇迹,为全球减贫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的背后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凝聚的是亿万国人战胜贫困的心血和努力。如今,绝对贫困渐行渐远,我们仍不能忘记全面小康路上的艰辛与不易,要回望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迁,展示脱贫攻坚取得的瞩目成就,凝练脱贫攻坚宝贵经验启示,保护好“胜利果实”,真正用脱贫成果增强国人自信、大国自信,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续奋战“两个一百年”目标征程中继续发扬传承。

“清零”不松劲,要不断筑牢全面小康的坚实基础。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同步,决不能漏下一户一人。当前脱贫攻坚胜利在望,贫困县“帽子”一去不返,但不少地方脱贫基础不算扎实,个别群众仍有返贫致贫风险,与贫为战还需久久为功。要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脱贫奔康的重要支撑,切实增强扶贫产业的可持续性,以现有扶贫产业为基础打造大品牌、培育大市场,推动产业从有到大、从大到强,进一步完善好产业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能够长期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收益。要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健全“建、管、养”长效机制,保障基础设施长期利民惠民。要高度关注收入不稳定、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等人群,实施动态预警监测,持续加大帮扶力度,坚决守住脱贫成果。要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与时俱进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经营、务工就业技能水平,提高自我发展本领能力,激发主动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用双手创造幸福。

“清零”不退场,要接续抒写乡村振兴的恢弘新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需要,也是解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同样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坚定信心、坚守阵地,做好愈战愈勇、再战再胜的准备,以有力举措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带领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生活。要坚持抓班子、强队伍,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培养一支能够长期服务乡村振兴,带不走、能战斗的基层组织队伍。要推动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工作常态化,为乡村振兴选好配强“第一书记”,千锤百炼锻造一支长期服务乡村振兴的尖兵队伍。要始终把群众所思所盼所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加大干部结对帮扶力度,在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集体产业发展等方面更有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