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孜州委组织部

得荣县做到“九个坚持”深化驻村帮扶 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9-06 来源:中共得荣县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变化进行完善。得荣县坚持把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到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做到“九个坚持”。2015年以来,累计选派300余人次干部到一线驻村帮扶。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扎根基层、走进群众, 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为全县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

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模式。得荣县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把驻村帮扶作为夯实农村基层基础,同时加强改进机关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脱贫攻坚以来, 把驻村帮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政治优势,统筹单位帮扶、驻村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等力量,精准选人、精准派驻、精准管理,形成帮扶合力。将驻村帮扶工作列入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一年接着一年抓。加大“党建+”扶贫工作力度,强化示范引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在“党建+产业”上,村支部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奔都乡俄木学村推出“太阳谷四宝”(树椒、核桃、蜂蜜、松茸),通过多方推销,带动村民户均增收3000余元;在“党建+服务”中,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帮助村集体注册网店、联系物流,群众摇身变“电商”,打开了互联网上新销路;在“党建+互联网”上,县委组织部利用新媒体,开设太阳谷先锋微信专栏,通过微课堂、微党课等方式宣传党建工作,获得党员认可。唱好党建领航工程“主旋律”,聚焦聚力整县“摘帽”任务,持续精准发力,全面完成了64个贫困村、966户贫困户、5308个贫困人口的全面脱贫任务。

坚持尽锐出战择优选派。采取深入宣传发动、个人志愿报名、单位遴选推荐等方式,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在编的骨干中,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驻村,侧重于从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人员中选派。组织部门对选派人员资格条件逐一审核把关,对不符合选派标准的责成重新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选派、调整,确保把优秀的人选派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

坚持因村派人编组编队。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制度,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根据贫困村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结合帮扶单位优势、选派干部专业特长,以村为单位进行编组编队,3人一组成队建制到村帮扶。对贫困程度较深的村, 注重从项目资金优势的综合部门选派;对基础设施差的村,注重从交通、水利、农业、电力等单位选派;对软弱涣散的村,注重从组织、政法、宣传等部门选派,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都安排到最合适、最需要的地方。

坚持吃住在村工作到组。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组织关系转到所驻村,要求吃住在村、工作到组,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2天。驻村干部与选派单位所有工作脱钩,对擅自将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抽回单位,造成“两头跑”的,严肃追究责任。明确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承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不仅要抓帮扶村面上的工作,还要下沉到村组、网格担任网格员, 使帮扶工作任务具体化、项目化。

坚持基层导向实战培训。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需要,每年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全员轮训。组织编写驻村工作手册,包含扶贫政策、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实施办法等内容,提高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服务基层、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整合党校和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对300余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履职培训,并组织开展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采取专题化学习、开放式教育、走出去学习和邀请优秀第一书记现身说法等方式,分期分批进行精准扶贫、集体经济、农村电商等实战化培训。

坚持从严管理动态调整。制定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县乡党委履行监管责任,坚持考勤和考绩相结合,与乡村干部同管理、同考核、同监督。组织部负责驻村工作督查, 对不按要求常驻、群众反映差的,采取函告单位、通报批评、召回管理等方式督促整改。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为20%,采取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组织评价和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对驻村干部作用发挥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坚持脱贫攻坚期内帮扶工作不脱节、不断档,按照换人不换村的要求,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确需调整的,严格程序动态调整。

坚持精准指导发挥作用。对驻村工作职责进行要素解构、分类聚合、总结提炼,制定了第一书记履职工作要点,理顺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的职责。每月下发驻村工作要点,清单式明确工作重点。定期不定期编发推送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指导和帮扶第一书记结合实际开展工作,发挥尖兵作用。广大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紧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任务,以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为重点,把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的“桥头堡”;积极组织群众加入农村合作社,抱团发展致富产业;深入摸清贫困底数,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制定帮扶计划,推动脱贫政策精准落实。

坚持激励保障典型引领。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解决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财政统筹安排第一书记每人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工作经费,购买保额不低于 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同等条件优先使用。脱贫攻坚以来,全县提拔重用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50余名。县委表彰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60余人,在全县掀起了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的良好氛围。

坚持一人驻村全员帮扶。坚持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推动实现帮扶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切实提高帮扶实效。开展“支部结对、干群结亲”活动,帮扶单位机关党支部结对联系村党支部、党小组,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明确单位主要领导每半年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指导不少于一次,形成一人驻村、全员帮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