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1-08-03 来源:
7月29日,中央组织部在京召开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会上,7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
总结运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倍感振奋和自豪。湖南是百年党史先声地、精准扶贫首倡地,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新征程中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一、全面系统衔接,压实“五级同抓”政治责任。对标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思想衔接打头。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有效衔接具体举措,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到湘西十八洞村、郴州沙洲村专题学习,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深刻领会伟大脱贫攻坚精神,激发奋进乡村振兴使命担当。二是组织衔接固本。省市县乡健全乡村振兴领导和工作机构,省领导带头联系13个重点帮扶县、14个示范创建县,推动各级建立联系点1.4万个,五级书记一起抓、全省上下齐推进。三是政策衔接增效。省委出台推进乡村振兴30条意见,省委组织部从组织引领、人才支撑、推动落实等方面制定配套措施,确保责任上肩、措施到位、工作提质。
二、聚焦关键少数,建强堪当重任领导班子。一是优化功能抓选配。精心谋划推进市县乡集中换届,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换届考察重要内容,提拔23名脱贫县党政正职、310名乡镇党委书记进上一级领导班子,择优选配“五方面人员”2395名,目前县乡领导班子中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比例分别提高至83%、92%,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和“一线作战部”功能更强、结构更优。二是下沉力量抓帮扶。我们从省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中持续选派2.4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帮助强组织、兴产业、抓治理、优服务。三是突出实战抓轮训。实施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全员轮训计划,今年举办培训班380期、培训450万人次,其中对27.2万名乡村干部已进行3次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战本领。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利用视频系统全省统一组织17万名村社干部开展任职培训,省委许达哲书记讲“新春第一课”,提出“不负一犁春雨,深耕万民心田”,为村社干部鼓了劲、加了油,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
三、突出政治功能,筑牢乡村一线战斗堡垒。一是激发组织活力。紧扣振兴需求,选好农村带头人。村“两委”换届后“一肩挑”比例达95.7%,村干部平均年龄为43岁、较之前下降6岁,大专以上学历达40%,村村班子配备大学生,各类致富能人达70%。二是增强干事动力。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引导党员领办农民合作社5.8万个、创办致富项目12.5万个,带动236万户农户增收致富。三是提升服务能力。今年,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21条措施,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提升”行动,推动全省村级集体经济整体提质。推动“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就业、低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在村“一网受理、一站办结”,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四、强化智力支撑,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一是坚持定点输送。向每个县选派科技专家服务团,向乡村振兴重点地区选派科技副县长59名、科技特派员5615名,实现科技人才在重点村全覆盖。二是开展定制培养。建立涉农院校与基层联合培养人才制度,每年定向培养乡村基层治理人才、农技特岗人员等2.2万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三是创新定向激励。省级制定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10条,出台专技人才晋升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把在乡村一线服务、挂职、轮岗交流作为职级待遇、职称评定的刚性条件,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全力以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
甘肃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脱贫攻坚战胜利来之不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还很艰巨。全省各级党组织及组织部门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坚持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组织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和责任落实,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一是坚持思想不松。今年以来,各级党校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乡村振兴培训班721期、培训14.4万人次,省党员教育中心直接培训乡村党组织书记1400多名,换届后利用远程视频全员培训6.2万名新任村“两委”成员,市、县两级对村党组织书记全员开展任职培训,每期不少于5天。近期,组织全省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筑牢思想根基,坚决防止和克服脱贫攻坚胜利后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二是紧抓责任不放。压实市县乡村党组织书记责任,实行领导干部全覆盖包抓脱贫县、脱贫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落实精准帮扶措施。三是保证力量不减。从省直部门新选派8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区挂职,保持脱贫村2.2万名驻村干部总量不变,并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增派帮扶力量。
二、持续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省委组织部研究出台《甘肃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规划》,从7个方面提出24项措施,建立组织部门牵头,纪检、宣传、统战、政法和农业农村等20多个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配强班子增强领导力。每半年开展一次干部大调研,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熟悉“三农”工作的优秀干部选进各级领导班子。高标准完成村“两委”换届,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到38.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提高到98.2%,“一肩挑”比例达到91.2%。二是筑牢堡垒提升组织力。坚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党建工作信息化促落实落细、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抓带头人队伍,拿出事业编选聘4041名在乡村工作的未入编项目大学生担任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占行政村总数的四分之一;抓阵地建设,整合6.24亿元新建改建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265个,120平米以上的达到95.4%;抓党内政治生活,“三会一课”召开率提高到98%以上;抓基础保障,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分别提高到每年5万元、3万元,其中“一肩挑”的达4.5万元;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4222个。三是集聚人才强化支撑力。深化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制度改革,为7700多名高层次人才从9个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引进人才年均增长41.2%,选派1万多名科技人才长期在农村服务。
三、持续弘扬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不断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增活力、以干部作风转变促落实,着力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一是强化激励约束。提拔实绩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37名,调整不胜任不适宜的市州党政正职3名、贫困县党政正职18名,组织处理不担当不作为省管干部34名。二是强化考核引导。突出差异化要求修订考核办法,加大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力度,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乡村振兴上来。三是强化督促落实。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开展25轮次暗访督查,通报解决问题839个,督促引导各级班子和党员干部接续奋斗、开创新局。
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江苏省苏州市委组织部
苏州市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习近平总书记寄予苏州“勾画现代化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的殷切期望。苏州市各级党组织及组织部门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庆祝建党百年重要讲话,大力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为市委提出的“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围绕农业全面高质高效,在优化干部人才资源配置上精准发力。坚持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持续加大“三农”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动力、强化支撑。以干部提质引领产业升级,近3年来选配2160名优秀干部到农业农村发展一线,选送1430名“三农”干部到发达国家、知名高校学习,全市县区“三农”分管领导、乡镇党委书记研究生学历的分别占82.4%、66.7%。干部的高素质专业化带动了农业经营组织化、产业体系化、发展规模化,2020年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1530亿元,94%的乡镇名列全国千强镇。以群雁领航厚植产业根基,健全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让村干部有情怀、有知识、有奔头。村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2%、年均报酬达19.4万元。换届后,市、县两级及时对村党组织书记全员开展任职培训,县一级对村“两委”成员全员轮训,提升村干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力。在村干部带领下,全市89%的村经济总量超过5000万元。以人才密度支撑产业高度,依托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专业合作社吸引全球、全国高层次农业人才1200多名,用3年时间统筹培养农业专业类、能工巧匠类等乡土人才600名,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2个百分点。
二、围绕农村全域宜居宜业,在完善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上绵绵用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着力建设善治文明、生态宜居、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把治理核心建强,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6%,纵向构建“乡镇—村—网格—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横向组建行动支部、区域化党建联盟等,推动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嵌入乡村治理。把治理效能提优,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完善民主协商、村务监督等机制,推广“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法,不断提高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组织力、行动力、号召力。把治理成果抓实,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村创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落实,全市农村公众安全感达到95%,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分别为100%、78%,2800多个特色乡村串起现代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
三、围绕农民全体富裕富足,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持续加力。开展富民强村先锋行动,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乡村振兴幸福指数,强化党组织凝聚力。高起点强实力,采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机关单位挂钩帮扶、村企合作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和新经济业态,2020年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1053万元。高标准优服务,在政府持续投入基础上,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办好乡村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精心规划建成2385个“海棠花红”乡村党群服务中心站点,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和品质。高水平促增收,在发展集体经济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流转土地的租金、集体收入的股金、就近就业的薪金”三份收入一起拿,更多分享乡村振兴成果。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3.7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9∶1,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广。
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
以“五化”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共湖北省武汉市委组织部
武汉市人口过千万、城镇化率达84.3%,但乡村国土面积占70%,仍有1802个村、200多万乡村人口。近年来,武汉各级党组织及组织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五化”为抓手着力探索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进一步指引和激励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强化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体现担当作为。
一、推动支部标准化,强化战斗堡垒。明确标准推动,市委专门印发指导标准,突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内容,从组织设置、作用发挥等7个方面进行系统规范。专项行动推动,2018年以来每年开展发展党员违纪违规问题等10个专项排查,实行党支部分类晋级、党组织和党员“星级争创”,年底进行全面考评,巩固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强化责任推动,各级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普遍建立联系点,把村党支部建设情况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以责任落实全面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二、推动农民组织化,强化共同富裕。以严明党组织体系来组织,健全“行政村党组织—村湾或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组织体系,激活“神经末梢”,使村民像网一样组织于党组织之下。以领办农民合作社来组织,由村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共同增收致富,使分散的农民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发展集体经济来组织,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5年行动计划,完善村集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截至2020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村均120万元,强村富民不断向前迈进,村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提升。
三、推动人才集聚化,强化智力支撑。引导专业人才下乡,向乡村振兴重点村全覆盖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组织1000余名科技特派员到村开展科技服务,鼓励高校人才带科研成果、带技术项目、带资源资金服务“三农”。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常态化开展能人大走访,出台下乡创业“黄金20条”、“钻石10条”,引回4000多名在外能人返乡创办实业、反哺家乡,其中307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培育本土人才兴乡,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用3年时间培养百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千名新型职业农民、万名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壮大懂农爱农、扎根农村的人才队伍。
四、推动发展融合化,强化以城带乡。实行结对帮带,开展“国企联村”行动,组织市属企业带头结对联村,带动一大批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吸引各类资金超过千亿元。促进市场联通,发挥供销部门职能,指导农产品统一生产标准、包装配送、销售渠道,帮助农民把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推动资源聚合,按照地域相近、人文相亲、产业相关原则,将1594个行政村组建为314个片区联合党委,统一配置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中对接城市发展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发展合力。
五、推动治理精细化,强化和谐善治。以机制促治理,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全面“一肩挑”,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所有村全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推动村民说事、议事、主事。以服务促治理,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探索“乡村红色物业”,推动街乡和村干部岗在村湾、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美化促治理,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行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不仅让乡村环境美起来,更让广大群众心灵美起来,不断焕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新气象。
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
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
中共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委
织金县位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属原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到毕节考察调研,我们倍受鼓舞,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作用,继续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劲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把主体责任扛起来。坚持思想不松懈,以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省委“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县委多次召开全会、常委会、专题会进行部署,我逢会必讲、调研必问、谈话必提,推动全县上下把主要精力用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上。最近,我们组织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凝聚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坚持工作不松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去年以来新整合5.47亿元资金、1006个项目投向乡村。建立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紧盯554户边缘易致贫户,守好不返贫底线。坚持作风不松软,继续实行“战区制”、“巡查制”和“红黄蓝”三色单责任制,我和县长包2个最困难乡镇、联系3个村,其他县级干部包乡联村,县直部门“一把手”蹲点帮扶、同时从县直部门抽调1373名干部下沉乡村,确保盯紧抓实。
二、着力打造过硬队伍,让干事劲头鼓起来。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乡村,3年来,招录102名公务员、464名事业人员充实到乡镇。以这次乡镇、村换届为契机,计划选配29名“三农”干部、136名“老乡镇”、30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班子,调整307名村支书、推动优化提升。产业发展上优选精兵强将,实行产业振兴领衔机制,我和县长分别领衔皂角、竹荪两大主导产业,9名县级领导分别率专班、培育和引进5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发展9个特色产业。选派230名农技人员、组成33个小组精准服务。激励保障上注重一线干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始终向乡村一线倾斜,脱贫攻坚期内提拔重用698人次、晋升职级406人次、推荐表彰1089人,真正把导向树起来。
三、全面建强村级组织,使攻坚堡垒强起来。实施“领头雁工程”,每年县党政领导带队常态化开展1次分析研判,3年来调整不胜任村支书151名,选派80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支书,择优储备3241名后备力量并安排导师帮带,确保源头活水。探索专职化管理,落实省委提出的“345”报酬增长机制:村支书基本报酬按不低于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核定、且年收入不低于4万元,支书主任“一肩挑”的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同时,获1次市级以上或2次县级表彰支书、主任任期内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为村干部购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激发村干部专心、专岗、专业干事服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统筹考虑,县委专题研究、加大扶持力度,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扎实推进,月调度、季评估、年考核,截至2020年底全县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
四、大力加强组织引领,促乡村治理活起来。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机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全面完善村党组织领导各类组织工作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应兼尽兼,切实把村党组织领导地位立起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开展村规民约示范创建和“文明家庭”评比活动,推行农户参与乡村建设、庭院卫生、公益美德等积分管理、张榜公示,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健全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机制,统筹政法、公安、民政等资源力量,将行政村合理划分为若干网格并设立党小组,推动9598名乡村干部、2100支志愿服务队下沉网格服务群众,做到一张网、全覆盖、心连心,让党旗在乡村一线高高飘扬。
充分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
切实担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直接责任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党委
枫树岭镇位于浙江杭州千岛湖畔,是一个山区库区老区乡镇,面积308平方公里,有18个村、1.85万人。我们镇下姜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联系点。这些年,镇党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想尽办法拓宽路子,带领老百姓致富”的重要嘱托,坚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使枫树岭从“边远穷”变成“绿富美”、迈向全面振兴。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受教育、倍感振奋、倍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在乡村一线工作的直接责任、坚定信心、强大动力。
一、坚持党委统领,切实舞活乡镇龙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们深深感到,乡镇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线作战部”,特别需要乡镇党委强、机制顺、队伍活。一是打铁还得自身硬。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班子成员之间经常谈心交心,每年民主生活会红脸出汗、互帮互促,着力提升政治思想素质;通过每年参加县级以上专业能力培训,重要任务、重点项目每季度打擂比武,着力提高担当本领;通过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党风廉政建设承诺制,做到规范决策、干净干事。二是关键在于统起来。以2020年全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为契机,把农业农村、规划等15家县级部门下放乡镇的权限和力量整合为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使用,做到一个窗口管审批、一个中心管治理、一支队伍管执法。这种由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的机制,使工作更顺了、力量更强了、群众满意度更高了。三是激励才能出活力。坚持“以家的理念凝聚人心、以干的文化锻造团队”,镇干部年收入比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高4到6万元,建好食堂、澡堂和办公室、寝室、健身室“两堂三室”,经常关心干部思想生活、帮助纾压减负,切实让大家安下心、铆足劲、跑起来。
二、坚持整乡推进,全面建强村级堡垒。支部强不强,村庄两个样。我们把建强全面过硬的村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优化头雁队伍。以总书记当年在下姜村提出的“发展带头人、新风示范人、和谐引领人、群众贴心人”为标尺,在去年村“两委”换届中逐村摸排、逐人过筛、张榜招贤、登门求贤,回引7名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8名村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122名“两委”成员全日制大学学历的27人、致富带头人和治村能手占78.7%,9个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换届后及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县级以上轮训,进一步充电蓄能。二是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我们一起富”行动,以下姜、汪村、铜山、白马村为中心将18个村划为4个片区,分片区建立联合党委,统筹整合资源、推动抱团发展,培育形成乡村旅游、高山蔬菜、中药材、红高粱4大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3年翻了2.6倍、村均近百万元。下姜村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提升善治水平。健全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推行樟树下议事,村务财务月月评,大家的事商量着办、监督着干。开展美丽村庄、美好生活、美满家庭、美德村民、美誉干群“五美”创建,组织党员带头、发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共绘新时代枫树岭上好风景。
三、坚持党群同心,持续强化务实作风。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以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一是沉到村里扎实干。坚持岗位在村、阵地在村、责任在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同班子成员包片联村、带动全体干部走村入户,对所联系村包项目包产业包稳定,共落实民生项目131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5个,化解矛盾纠纷32起。二是群众有事马上办。落实省委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要求,依托镇党群服务中心、村组64个代办点,全程代办30多项事务,让老百姓证照审批、费用报销等服务需求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三是动真碰硬强担当。在乡镇工作,少不了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等“疑难杂症”,也会面对歪风邪气,有时群众还不理解,都需要我们敢于担当、增强韧劲、保持耐心。我作为乡镇党委书记、虽然是女同志,但责任的驱使、问题的倒逼、实践的锻炼,必须增强“巾帼不让须眉”的决心、意志和勇气。我们坚信:只要坚持这样干,枫树岭就一定能够全面振兴,老百姓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夯实筑牢战斗堡垒 建设红色美丽村庄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安顺场镇安顺村党总支
安顺村地处四川西南山区,是红军成功强渡大渡河、书写军史奇迹的地方,有9.2平方公里、3564人、98名党员。我们时刻不忘红军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洒过的血,以红色基因铸就奋斗精神,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苦干实干告慰革命先辈、造福全村百姓。2020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成为全国绿色小康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七一”那天,我们组织全村党员群众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大家掌声不断、群情激昂,一致表示,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乡村振兴的事情干起来。
一、建强党支部,挺起主心骨。当年红军把支部建在连上,凝聚形成强大战斗意志、不断克敌制胜。我们传承这一法宝,建强村党组织、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一是把能人选进班子。今年换届,选出3名本村致富带头人、回引2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进入班子,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换出了新气象、组成了生力军,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换届后,我和班子成员还到县里参加了5天任职培训,进一步加了油、充了电、提了气。二是把队伍攥成拳头。这些年来,我们坚持“三会一课”雷打不动,每季度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半年瞻仰一次纪念馆、每年重走一次红军路。每一次活动,党员都讲心得、谈感悟、提建议,越谈越敞亮、越讲越通透,拧成了一股绳,谋发展、促振兴的精气神更足了。三是用铁规管住私心。全村党员、干部“约法三章”:不优亲厚友、不谋取私利、不贪占便宜。班子成员公开作出承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只有不藏私心、一碗水端平,群众才服气。
二、干部带头闯,产业才兴旺。近年来,库区移民、灾后重建、雅西高速通车、安顺场4A景区创建,为我们用好红色资源、发展乡村产业提供了巨大商机。我们发扬当年红军十八勇士敢闯敢试、敢打敢拼精神,带领群众蹚出红色旅游、绿美瓜果、民宿经济等产业兴旺致富路。一是干部啃最硬的“骨头”。搞旅游刚起步时,大量的人来了、村民腰包怎么鼓起来,我和老支书拿出全部积蓄办民宿搞餐饮、带头“吃螃蟹”。景区征地拆迁,我和班子成员连续40多天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以上。为提升黄果柑橘品质,我们用3个月时间宣传动员278户完成350亩果林改造。二是党员打最先的“头阵”。我们在党员中开展“三比”:比发展、比先进、比致富。44名党员带头办民宿、餐饮,全村发展到112家,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45名党员带动全村种植黄果柑橘1500亩。三是群众尝最甜的“果实”。党支部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2个合作社,组织782户参与其中、增收致富。用好中央和省市县财政扶持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去年底收入40余万元,预计3年左右可突破百万、更好推动强村富民。
三、党群心连心,幸福能生根。当年红军之所以能够百战百胜,就在于各族群众一条心、一家亲。我们始终坚持同全村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以实际行动赢得信任和支持,让大家从我们身上真切感受到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一是把精细服务送到家门。我们打捆资金,建成720㎡党群服务中心,在边远村组设立代办点,提供73项便民服务,村干部每天轮流值班、24小时开机,做到群众有事随时办、马上办,对老弱病残人员需求直接上门办,真正把事做细、使群众的心变热。二是以和谐善治凝聚亲情。我们加强对各种组织和群众的组织引领,以村规民约立好规矩,以“四议两公开”规范决策,以村务监督促公开透明。针对村内汉、藏、彝群众混居实际,探索成立“路吉达克”(藏语,意为说理评理的地方)、调处化解矛盾,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认亲,让各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在一起。三是让文明之花开遍乡村。我们建设红色党史墙,打造“红色一条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讲好红色故事,群众自发编排红歌红舞歌唱共产党、歌唱新时代。同时,开展“小家大德”、“最美安顺人”评选活动,建立“红黑积分榜”,推动形成文明新风,不断让幸福美好生活抵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