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党建引领点燃村集体经济“发展引擎”
发布时间:2023-08-18 来源:中共色达县委组织部
2019年至2022年,色达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聚焦“三个精准”,打牢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坚持上下结合,确保选点精准。立足实际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党建+集体经济”模式,组织农牧农村、财政等部门和乡镇进行综合会商,选好选准扶持村。聚焦资源优势,确保项目精准。聚焦扶持对象村资源优势,突出做好“土特产”文章,创新“县级联系点领导+乡村两级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村集体成员代表”共议模式,充分调研论证扶持项目,先后有4批次17个村成功申报扶持项目。突出务实管用,确保方案精准。按照“乡村党组织形成初稿,联席会议商议修改,县委审议同意,报州委组织部审核备案”的程序,“一村一策”科学制定17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扶持项目建设内容、细化扶持项目实施措施等,确保方案切实可行。
建立“四项机制”,护航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运行。建立党组织领导机制。加强村党组织对决策、表决、执行和监督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建立法人治理体系机制。清查明晰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明确村集体成员股权,明晰集体所有产权关系,129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村党组织书记和集体经济负责人“一肩挑”。建立村集体经济经营运行机制。配强配齐村集体经济组织理事会成员,建立完善《村集体经济运行制度》《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制度》等制度,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驾护航”。建立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在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结机制,按照2﹕2﹕6的比例合理分配收益,截至目前,15个中省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净收益达348.53万元,受益群众达1.3万余人。
探索“三种模式”,凝聚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力量。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成立县乡村三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财政和农牧农村部门统筹推进,乡镇和村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的飞地经济模式,推进传统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中小规模养殖户和散户的组织化管理,解决部分农牧民就业难题;立足畜牧业资源,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牧户”自主经营模式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实现农牧民增收和集体增效有效结合。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模式。将村集体经济收益金的10%再投入再开发,扎门村、洞青村等利用收益金扩大牦牛养殖合作社规模,实现村集体经济“滚雪球”式发展。
下一步,色达县将在高位推进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工作的同时,持续抓好17个中省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