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道孚县委组织部

甘孜·南下记忆(第五集)

发布时间:2020-04-26 来源:

第五集  《信仰的力量》

【解说词】南京夫子庙街上人流如织,一派繁华的景象映衬出的是大城市人富足的生活。而离夫子庙不远的一个小巷子里,居住着一位老人,却过着朴实节俭的生活,这位老人就是金彩霞,一名86岁高龄的离休南下干部。金婆婆有离休工资,多年来和老伴一起勤俭节约也存下了一笔钱,但她却从未有过高消费,而是用这笔钱在南京大学成立了助学金,来资助四川籍的贫困大学生。

【同期声(采访)南下干部 金彩霞(我是江苏南京的人,(当时)我们随南京军政大学留守处南下到了四川,到了四川后就改成西南军区,1961年国家号召党员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样我就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这样就分到甘孜了,在甘孜这个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次去很不习惯,但作为一个党员来说,党分配到哪个地方,再艰苦都要好好工作,特别是下乡,下乡要吃糌粑吃酥油,我确实吃不来那个,后来慢慢就习惯了。确实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很艰苦,但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确实锻炼了我。)】

【解说词】金彩霞在甘孜藏区工作了20多年,对甘孜州、对四川有着深厚的感情。离休后她从甘孜县档案局离休回到了家乡南京,在休养期间,金彩霞做到了离职不离党,她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仰,满怀社会责任感。她和老伴一起商量决定为国家培养人才尽自己的一份力。

【同期声(采访)南下干部 金彩霞(我们存一点钱,资助有一些贫困学生,很多年以前,我们老伴就这样提出过。想到我老伴以前有这个愿望,那我存了钱,应该按照老伴的遗愿去办事情,因为我从参加到了四川,四川人民养活了我,所以我就通过老干部局,跟南京大学第一次就捐助了20万元。)】

【解说词】2008年,金彩霞的老伴去世了,为达成自己和老伴的心愿,2014年,金彩霞将多年积攒下来的20万元全部捐赠给南京大学,并以她和老伴的名义设立了“李文成金彩霞助学金”,用于资助四川籍贫困大学生,2016年,金彩霞又拿出了10万元用于助学金中。

【同期声(采访)

1,南京大学发展基金会副主任  张晓东(当时接受我们金老的这笔捐赠的时候,我们还真是有一些犹豫,因为金老的老伴刚刚去世,又没有子女,她捐赠的资金完全是从她的生活当中节省下来的,所以我们觉得这笔钱好沉重,金老选择南京大学来自四川的这些优秀的学子,它主要是源于她战斗和生活过的热土,这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对那片热土的眷恋,所以我们欣然的接受了。)

2,南京市秦淮区老干部局副调研员  周芹(金彩霞同志是我区离退休干部的优秀代表,她念念不忘艰苦的年代,四川人民对她的养育和培养,将省吃俭用的三十万元,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四川籍的大学生。她的先进事迹在南京各界,在老干部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解说词】得到金彩霞资助的四川籍学生在校学习都十分用功,大部分还入了党,他们深深的感激于金婆婆的帮助。

【同期声(采访)

1, 南京大学四川籍学生  杨仕雄(金婆婆的资助其实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一种鞭策和鼓舞,多了一种鞭策自己好好学习的力量,今后如果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也要像金婆婆一样帮助贫困的学生。)

2, 南京大学四川籍学生  刘婷(我读大二的时候,金婆婆开始资助我们,一年五千块钱,五千块钱对我们来讲就是几个月的生活费,对我们的帮助真的是很具体的。)】

【解说词】现在,金彩霞独自住在这条小巷子里,每天过着简单的生活,并关心着被她资助的孩子们。学生们也会经常上门来看望她,帮她做做简单的家务活,和她拉拉家常,告诉她一定不会辜负婆婆的殷切希望,将来回报社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一点也让金彩霞感到十分欣慰。

【同期声(采访)南下干部 金彩霞(这一两年来我觉得活的很充实,我为人民做了一点事情,虽然我不工作了,但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一份报酬,我在回报给党给人民,我觉得很高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所有这几个小孩来看我,我都给他们这样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很多很多钱,所以你们必须要努力读书,为国家争光。)】

【解说词】和金彩霞一样,有很多南下干部都是在建国初期响应党的号召到了艰苦的藏区,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离休后回到自己的原籍也依然深深地怀念、牵挂着甘孜这片土地。

【同期声(采访)

1, 南下干部  谭子贞(甘孜州人很好,藏族人都很好。我去不了了,那个康定,那个东大街、西大街,问候甘孜州的人,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跟党走。)

2, 南下干部  申路栋(1988年回来的,回来了就想{德格},一天都想这些地方,晚上做梦,全部是梦到在,我在玉龙,扎科,这些地方,在和德格的干部些耍,反正做梦都是在德格和{德格}这些干部在一起。)】

【解说词】从山西、河南这些地方来到甘孜州的这些南下干部们,更多的人离休后没有回到原籍,而是把他乡变故乡,融入了甘孜这片高原。只是心中那一份难以割舍的家乡情还时时萦绕在他们的心里。

【解说词】原州农业局原副局长、副省级离休老红军张成钰解放初期就进入甘孜州工作,直到1983年离休就在四川居住养老。虽然离开家乡很多年了,但老人的思乡情却越来越浓。在老人的强烈要求下,2014年,已满 100岁高龄的张成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西闻喜县。

【同期声:小段张成钰回到家乡现场同期声 】

【同期声(采访)南下干部张成钰小女儿  张塘引(父亲在甘孜州解放康定时候就进去了,时间也比较长,一百多岁的时候他的思乡情、那种落叶归根的想法特别浓厚,然后极力要求我们几姊妹把他带回山西看一下自己分老家。回去以后,他看到家乡的故土很伤感,自己的眼泪流出来了,他坚持要去看生他的窑洞,我们现在家乡的窑洞都一直给他保存着。人家说无声胜有声,虽然没有语言来诉说他内心真实的对故乡的眷恋,我们还是清楚,出来以后他的心情一下子像了了个心愿,心情就很舒畅,也没遗憾了。)】

【解说词】“回到家乡了却了自己的心愿”正如张成钰女儿所说的,2015年,这位百岁老人完成自己的心愿了无遗憾的离开了人世,留给子孙的是他一生艰苦奋斗、信仰坚定的精神财富。

【解说词】65年前从北方来到甘孜州的南下干部们,如今还健在的都已经是耄耋老人。他们为甘孜州做出了贡献,甘孜人民也没有忘记他们。为了让他们在年老时能有一个舒适的养老场所,甘孜州在成都、雅安、泸定、邛崃这四个气候适宜的地方修建了干部休养所,专门安置离休老干部。

【解说词】在雅安干休所里,老干部们每周会进行一次政治学习,每周四会一起唱革命歌曲;每年的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所里还会组织大家开展运动会等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打门球也成了老人们最为擅长的一项运动。而大家最喜欢的就是在院子里和家属、所里的工作人员一起包饺子,享受这份天伦之乐。

【同期声:(采访 )南下干部 张维勤(我现在感觉到很温暖,心里很踏实,有他们这样一群人来细心照顾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而且老有所学,现在生活过得非常丰富。)  】

【解说词】戎马一生,鞠躬尽瘁。从1950年起,已经有千余名南下干部来到甘孜州,这些见证了甘孜藏区60年来从翻身解放到如今取得辉煌成就的南下干部们,他们无怨无悔地把汗水洒在了雪域,把青春留在了高原,把才智献给了甘孜,很多人甚至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甘孜的建设事业!让我们记住他们经历的艰辛,走过的足迹,永远铭记“南下干部”这一历史革命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