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龙县:“帐篷议事厅”助推基层治理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3-07-15 来源:中共新龙县委组织部
新龙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牧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友谊乡为试点,创新开展“帐篷议事厅”,走出一条牧区基层治理新路子。
阵地前移,让“帐篷议事厅”建在前沿。一是搭好“议事平台”。在虫草采挖、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时期抽派懂双语、有经验的党员干部成立流动临时党支部,建立固定帐篷、流动帐篷议事点位。二是建好“议事机制”。聚焦矛盾纠纷、政策宣传、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建立“每周一收集、半月一议事、每月一评估”机制,实现议事活动规范化运行。三是落实“议事责任”。明确县乡两级联村领导为“帐篷管家”,临时党支部成员为议事工作直接责任人,对议事过程进行监督,不断压实工作责任。
工作下沉,让“帐篷议事厅”开在一线。一是做好“议事准备”。提前发出议事预告,今年来,组织千余名牧民积极参与,广泛发动包括县级联系领导在内的70余名县乡村党员干部力量下沉,分类汇总政策解答类、合理诉求类等问题。二是开好“议事会议”。有序引导牧民建言献策,表达民意诉求,共同商讨重点工作、参与村级事务,今年以来,友谊乡3个村已累计召开集中议事17场次。三是建好“议事台账”。全面推行整改台账机制,形成问题台账9个,明确主要责任、落实措施、完成时限。
跟踪问效,让“帐篷议事厅”发挥作用。一是抓好“议事成果”。坚持“一议一销、有议必销”的原则,对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不漏一项。二是评好“议事效果”。建立议事效果评估机制,坚持由村党组织具体落实,县乡两级协同抓好问题整改、成效评议等工作,采取“走进帐篷、召开会议”等方式,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8%,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新风文明深入人心,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高。三是压实“议事责任”。将议事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绩效目标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经常检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逐级传递压力,确保责任落实。
撰稿:泽郎拉姆
审稿: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