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县:“五个起来”吹响“三河三线∙玉帜领航”和美乡村党建示范带建设“冲锋号”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中共白玉县委组织部
白玉县以红旗“飘”起来、制度“严”起来、队伍“强”起来、活动“实”起来、阵地“活”起来五项活动为抓手,吹响“三河三线∙玉帜领航”和美乡村党建示范带建设“冲锋号”,带动全县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红旗“飘”起来,政治引领明方向。实施“升挂国旗”行动。组织赠曲河、偶曲河、降曲河和S458线、S455线、G215线乡村按《国旗法》规定升挂国旗,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营造浓厚爱党爱国氛围。强化政治理论武装。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常态化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覆盖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内容教育培训,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三力”。纵深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采取“政治体检”“集中培训+现场教学”“田间微课堂”“马背课堂”等方式,深化政治忠诚教育、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增强模范带头意识。
制度“严”起来,遵章守规强管理。严密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乡村两级工作运行规则,落实“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三务”公开、村干部轮流坐(值)班等制度,推动乡村两级政令畅通、高效运转。严格干部队伍管理。坚持严管厚爱并举,贯彻执行《干部职工严管厚爱十二条举措》《白玉县干部职工“九不准”》《甘孜州村干部管理监督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深入推进“爱岗敬业我先行·履职尽责勇担当”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活动,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压紧压实乡村党建指导员职责,督促乡村两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五必访”“五必谈”等制度,推行乡村党支部“9+N”活动,推动党内活动常态化、规范化。
队伍“强”起来,善作善为显担当。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考核管理机制,“一人一档”规范管理村干部档案,着力打造“穿制服的书记(主任)”基层法宣队伍品牌。实施“乡村头雁”培养计划,加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培训,鼓励133名村干部完成学历提升。建立后备干部动态培养和管理台账,储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400余名。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制发《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党支部工作纪实手册》,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审核关、程序关,不断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党员“亮身份、比业绩、做奉献”、党员“1+10”联系户等活动,引导党员当先锋作示范。加强驻村干部管理。落实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管理办法,督促驻村干部围绕“四项职责”在村履职尽责。加大驻村干部关心关爱力度,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关注、生活上关照,推荐评选省州表扬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14名。
活动“实”起来,提质增效现活力。开展党员评星定级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党员评星定级工作,注重把星级评定工作传输到村级党组织这个“神经末梢”。同时,公开评选“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标兵”“党员示范户”,在全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活动。围绕基础分、履职分、民主评议分和扣分四个方面量化积分指标,每季度开展1次综合考评评分,公开公示党员积分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引导党员认领服务、担当作为、展示形象。实施示范点建设活动。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党建基础等实际,制定党建示范点建设方案,着力打造一批定位明确、运行规范、活力凸显、文明和谐的党建示范点。
阵地“活”起来,规范管理促使用。推动阵地建设规范化。严格按照“八有”要求,加力推进村办公场所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清理村级活动阵地标识标牌,统一喷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标语,建立“村史一张图”,打造规范活动阵地。推动阵地管理制度化。落实甘孜州《村级活动阵地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完善村级活动阵地日常管理制度,压实乡镇党委“属地管理”责任和村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加强村级活动阵地日常管理,确保村级活动阵地功能齐全、干净整洁。推动阵地使用常态化。加大村级办公场所的使用频次,督促村级组织将日常办公、议事决策、政策宣讲、党内政治生活、教育培训等活动转入村活动室开展,使其真正成为党员群众开展学习、召开会议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撰稿:泽郎拉姆
审稿:杨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