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孜州委组织部

甘孜地区人民对红军的支援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



篇首导语

1935年10月红四方面军再次入康,到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红二、四方面军6万余人先后在甘孜地区停留近10个月。在此期间,康区人民为红军长征支援粮食和牲畜、协同红军行军作战、积极参加红军、收留和保护红军伤病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支援粮食、牲畜及其他物资

红军长征在藏区所面临的一个最大、最迫切的问题就是粮食供给问题。康区地处高原,土地贫瘠,物产不丰,人口稀少,粮食和物资十分匮乏。据统计,红军长征在康区留驻和经过的丹巴、道孚、泰宁、炉霍、甘孜、瞻化、雅江等地区约有10余万人口,年产粮食不足1亿斤。红四方面军4万余人在这一地区停留了5个月,红二方面军2万余人从入境到离开约有2个多月。如果以最低标准每人每天耗1斤粮计算,红军约需消耗粮食近900万斤。也就是说,在红军所至之处的藏区人民,人平为红军供应了约90—100斤粮食。雅江、道孚、炉霍、甘孜、瞻化的群众,还帮助红军筹集了大量的羊毛、羊皮和牛皮,并为红军搓羊毛、揉皮子、织毛衣、织袜子、做皮衣、皮靴,解决红军所需的御寒装备。在康区,粮食和牛羊主要集中在土司头人和喇嘛寺等民族上层手中,红军到康区后,实行了民族统一战线新策略,放宽了对土司头人和上层喇嘛进行阶级斗争的政策,提出“兴番灭蒋”民族解放的口号,赢得了大部分民族上层的拥护和支援。据许多老红军回忆,甘孜会师北上时,基本保证了每人带有10—15斤粮食,每连有5—10头牦牛。红30军88师由于准备较充分,第二次北上过草地全师无一人饿死。

 

上图为红军留下的收条红六军团开具的番民出入证

 

二、为红军作翻译当向导和参加红军

甘孜地区是藏族聚居地区,藏文和藏语是当地的通用文字和语言。红军进入甘孜地区,要筹粮吃饭,开展地方工作,宣传党和红军的主张,首先要解决的是语言沟通的问题。红军部队每到一个地方,首先是要找通司(懂汉、藏语的人)。红军十分重视、优待通司,部队没有粮吃,也要保证通司的粮食。还专门给通司备有马匹,同红军首长一样对待。甘孜地区地处偏僻,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当时却无一张较为准确的地图,给红军行军和作战带来了很大困难。红军在甘孜地区,每遇行军作战,几乎都要靠当地群众提供向导帮助,成百上千的群众为红军担任向导,协助红军行军作战,有的牺牲了,有的参加了红军,如康定孔玉的王寿才、新龙县的扎喜旺徐等当时的藏族青年纷纷参加红军,经过党的培养,后来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加红军的部分藏族战士到达陕北后的合影。左起:孟特尔、天宝、杨东生、扎喜旺徐、沙纳

 


   三、收留、保护红军伤病员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北上时,部队虽在康北地区作了近5个月的休整和补充,但由于生活困苦,药品缺乏,仍有不少伤病员不能随队行动。红二、六军团进入甘孜地区后虽未进行大的战斗,但自1935年11月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后,连续转战,无法休整,加之甘孜地区气候寒冷,生活困苦,患病人数急剧增加。在甘孜会师后,也有大批伤病员不能继续北上。面对茫茫草地的艰难困苦,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不得不把大批的伤病员留在甘孜地区,就地安置。留在康区的红军伤病员,主要集中在甘孜、道孚、炉霍三县,总数约3000余人。如甘孜县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收留了200多名红军伤病员,安排在白利寺内和附近村寨中,亲自用藏医藏药进行治疗。在其他地区,也留有部分伤病员,他们都获得了当地群众很好的照顾和保护。甘孜地区各县的波巴政府、人民群众和上层人士,在安置和保护红军伤病员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

上图为新龙县红军伤病员安置地旧址,左图为红军在甘孜县东谷寺寄养红军伤员的证明

 

当年格达活佛写的怀念红军诗歌

 

红军长征在甘孜州期间,成立了地方党政军群组织:先后建立中共川康省委、中共丹巴县委、中共金汤县委、中共道孚中心县委、中共泰宁县委、中共炉霍县委、中共甘孜县委、中共瞻化县委、中共雅江县委,积极帮助康北人民组织各级波巴政府,组建民族地方武装,建立的群众组织除波巴革命党和波巴青年团之外,主要的还有“少共”组织和妇女组织。